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313巷(和安公園) 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錦安公園) 台北市信義區中坡北路、松隆路口(五分埔公園) 台北市北投區北投路一段20號(線形公園)
花博公園圓山園區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臺北市信義區大仁里民活動中心
臺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6樓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5巷2號)
12月3日,是聯合國頒訂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也是推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的重要日子。臺北市長柯文哲2日出席「2021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活動-Play for All 翻玩心樂園」,除與孩子們在共融式遊戲場一起遊戲外,更頒獎感謝在幫助國際身心障礙者不遺餘力的機構與從業人員。 柯文哲表示,臺灣是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國家,2014年立法院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正式將CRPD正式入法。過去,臺北市政府不斷提升身心障礙者相關權益,保障身障者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權利,也持續倡議台北市共融平等的價值。 柯文哲表示,共融式遊戲場的價值就是平權、尊重與包容以及共同參與,共融式遊戲場不僅是提供一般或是身心障礙孩童玩的遊戲場,更希望0至99歲的市民都能參與其中,達到「全齡化共融」。臺北市政府105年至今,大力推動共融式遊戲場,設計身障者也可以玩樂的遊具。「Play for All」政策上路後,目前共啟用73處遊戲場,近期預計完成4處,另外有18處在規劃中。 柯文哲接著說,今年,透過推薦甄選評選機制,社會局共選出了20位跨專業服務的績優人員,包含身障機構團體、照顧服務員、職能治療師、教保員、特教助理、公車司機及聽打員等。因為受到疫情的衝擊及影響,許多專業從業人員在這段期間更加辛苦,由衷感謝他們的付出。 柯文哲表示,他還要感謝身障童盟、特公盟及許多市民朋友,為了推動、設計共融式遊戲場,市府與民間團體不遺餘力,並實現了共融的可能,在遊戲場裡,透過遊戲一起互助理解,實踐友善與共融的價值,希望讓臺北市成為一個共融的城市。他最後感謝富邦銀行基金會,每年都傾力協助安排這些身心障礙表演者,帶來精彩的表演節目,讓現場的活動更加精彩。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事後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發稿日期:109年12月17日】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朝盛科長 0910-061-168 劉映秀股長 0911-156-732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企科 林奎宇研究員 0930-936-532 【主題:「青松樂園」-萬華區首座校園共融式遊戲場啟用囉!】 臺北市政府持續推動設置共融式遊戲場,第10座老松國小共融式遊戲場訂於109年12月16日舉行試啟用儀式,為萬華區第一所設置校園共融式遊戲場的學校。 老松國小配合校內課程,讓所有學生按照自己的需求、身心狀況設計自己理想中的遊戲場草圖、練習發表提案,不僅符合臺北市政府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中的「參與」精神,更維護身心障礙孩子和一般孩子參與及使用遊戲場的遊戲權;在11月完工驗收後,學校也設計遊戲安全課程,邀請學務處及體育老師,進行教學體驗與練習,讓學生熟悉遊戲場的使用規定與安全注意事項,以維護學生遊戲安全。 以老松國小校徽松果造型設計的「青松樂園」主體遊戲區,鋪以柔軟的草皮,有多種攀爬網、欄杆、木梯,可以讓孩子安全地攀爬、抓握,提供學生不同難易度的探索、冒險及挑戰,前來試玩的學生即在遊玩過程中自然地相互扶持、鼓勵。主平台下方設有聽聲管、穿越洞及遊戲盤。多元的遊戲體驗之餘,行動不方便的學生亦能在遊戲中發展友善人際互動,營造實質共融的遊戲場。 另一座造型鞦韆,也深受學生的喜愛,單人鞦韆2座及鳥巢鞦韆1座,提供一般小朋友、年幼及特教的孩子們都可以盡情體驗擺盪的刺激感;而地面安全識別區部分,也特別運用不同顏色區分遊戲場域,提醒學生注意使用安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表示,共融式遊戲場強調包容不同身心狀況與需求的設計,打造「Play for All」即所有人均能平等參與的遊戲場,未來以各行政區均有校園共融式遊戲場為優先目標持續推動,期盼營造更幸福的臺北校園。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南港公園管理所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承辦聯絡人:張秀珠 聯絡電話:02-2783-4988 手作遊戲場STEP BY STEP! 5場工作坊等你來報名 想嘗試自己手作一個專屬的遊戲場嗎?或者你有想法但設計不出一個完整結構的設施,那你一定要來參加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這次主辦的「童言童與」-一起GO築你的共融式遊戲場活動,內容包括空間概念、身體比例提升孩童空間認知,接著讓孩童設計模型、製作木製空中廊道、或用輪胎、木材設計闖關設施,絕對有趣又好學! 這次活動將舉辦5場工作坊,時間依序是109年6月6日(第1場)、6月7日(第2、3場)、6月21日(第4、5場),地點分別在松山區民生公園、士林區福林公園、內湖區湖山6號公園、北投區知行公園、中正區齊東公園、連雲公園,邀請對象包含不同年齡層、不同身體能力的孩童,還有家長一起來參與。 公園處陳榮興處長表示,期望透過小小公民參與趣味手作方式,蒐集整合地方民意想法,創造出一個符合地方需求共融共享的兒童遊戲場。 公園處南港所張主任表示,這次工作坊將因地制宜,結合故事性、趣味性、學習性、探索性,希望藉由觀察小朋友遊戲行為,發掘現有空間下更多樣遊戲玩法,並涵蓋共融理念。 最重要的是,這次活動已經可以開始報名囉!報名時間到6/4截止,快依海報報名表進行報名,想知道活動內容,也可以打電話到(02)2888-1498進行洽詢,歡迎趕快來報名。詳細報名資訊可至: 報名表 網頁或「童言童與 共融式遊戲場工作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化身小小考古學家,尋找埋葬在此的 恐龍化石,並藉由挖掘及團隊合作發 現砂推中的小小驚喜。
挖土機、沙桌、滑梯、攀爬網及攀爬抓點、考古恐龍化石
以海洋生物為載具造型的音樂馬車上方 有多樣臺灣海域隻海洋生物彩繪圖案, 以增加小朋友的教育。
無障礙座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