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313巷(和安公園) 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錦安公園) 台北市信義區中坡北路、松隆路口(五分埔公園) 台北市北投區北投路一段20號(線形公園)
花博公園圓山園區都市綠化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臺北市信義區大仁里民活動中心
臺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6樓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5巷2號)
臺北市中山區長安國民小學事後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單位:臺北市中山區長安國民小學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吉林路15號新聞聯絡:總務主任余芊瑢(02)2561-7600分機130傳真號碼:(02)2521-1589【發稿日期:111年12月5日】【主題:幸福長安國際太空總站-共融式遊戲場開箱暨安全教學體驗活動】【地點:長安國小共融遊戲場】【臺北報導】幸福長安國際太空總站-共融式遊戲場開箱暨安全教學體驗活動,訂於111年12月5日(星期一)上午8:00至8:40舉行。結合全校師生共備課程教學及宣導安全教育,期能培養學生運動體能及美感素養,規劃鏈結教學與遊戲空間再造的特色課程。▲長安國際太空總站幸福共融 本校的幸福長安國際太空總站-共融式遊戲場,為「臺北市111年度校園設置共融式遊戲場計畫」經費補助辦理,感謝教育局經費補助。本案整體規畫設計結合本校雙語及資訊教育特色,由典石建築事務所徐嘉宏建築師用心細膩的規劃設計、專家指導及施工廠商的用心,打造具有挑戰性的立體攀爬架、旋轉盤及各種樂器的音樂板等多功能共融式遊戲場。今天親師生歡欣期待開箱儀式暨遊戲場安全教學體驗活動,藉由教學活動帶領學生體驗遊具使用規則與遊戲場上互相學習尊重的生活禮儀,及多元化及適性化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徜徉在歡樂安全尊重的學習氛圍中。▲具挑戰性的立體攀爬架 幸福長安國際太空總站共融式的遊戲場,提供孩子們挑戰生活中較少機會運用到的平衡肢體協調力、肌耐力、空間感及深度距離感……等,訓練孩子各項肢體的運動能力。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不只是發洩精力,更是在訓練專注力與身體各肌肉的發展。長安國小行政教師團隊規畫的特色遊具,希望能兼顧到孩子發展與美感素養,終於呈現出令人驚豔的成果。 竭誠歡迎大家蒞臨長安國小體驗國際太空總站共融式的遊戲場。活動流程:認識並使用遊戲器材與場地(講解活動)能分辨安全與不安全的情境(問答活動)能正確的操作各項遊戲器材(說明活動)能遵守團體規範,進行活動(體驗活動) 歡迎新聞媒體朋友報導並給予指教,謝謝您!
12月3日,是聯合國頒訂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也是推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的重要日子。臺北市長柯文哲2日出席「2021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活動-Play for All 翻玩心樂園」,除與孩子們在共融式遊戲場一起遊戲外,更頒獎感謝在幫助國際身心障礙者不遺餘力的機構與從業人員。 柯文哲表示,臺灣是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國家,2014年立法院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正式將CRPD正式入法。過去,臺北市政府不斷提升身心障礙者相關權益,保障身障者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權利,也持續倡議台北市共融平等的價值。 柯文哲表示,共融式遊戲場的價值就是平權、尊重與包容以及共同參與,共融式遊戲場不僅是提供一般或是身心障礙孩童玩的遊戲場,更希望0至99歲的市民都能參與其中,達到「全齡化共融」。臺北市政府105年至今,大力推動共融式遊戲場,設計身障者也可以玩樂的遊具。「Play for All」政策上路後,目前共啟用73處遊戲場,近期預計完成4處,另外有18處在規劃中。 柯文哲接著說,今年,透過推薦甄選評選機制,社會局共選出了20位跨專業服務的績優人員,包含身障機構團體、照顧服務員、職能治療師、教保員、特教助理、公車司機及聽打員等。因為受到疫情的衝擊及影響,許多專業從業人員在這段期間更加辛苦,由衷感謝他們的付出。 柯文哲表示,他還要感謝身障童盟、特公盟及許多市民朋友,為了推動、設計共融式遊戲場,市府與民間團體不遺餘力,並實現了共融的可能,在遊戲場裡,透過遊戲一起互助理解,實踐友善與共融的價值,希望讓臺北市成為一個共融的城市。他最後感謝富邦銀行基金會,每年都傾力協助安排這些身心障礙表演者,帶來精彩的表演節目,讓現場的活動更加精彩。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事後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發稿日期:109年12月17日】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朝盛科長 0910-061-168 劉映秀股長 0911-156-732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企科 林奎宇研究員 0930-936-532 【主題:「青松樂園」-萬華區首座校園共融式遊戲場啟用囉!】 臺北市政府持續推動設置共融式遊戲場,第10座老松國小共融式遊戲場訂於109年12月16日舉行試啟用儀式,為萬華區第一所設置校園共融式遊戲場的學校。 老松國小配合校內課程,讓所有學生按照自己的需求、身心狀況設計自己理想中的遊戲場草圖、練習發表提案,不僅符合臺北市政府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中的「參與」精神,更維護身心障礙孩子和一般孩子參與及使用遊戲場的遊戲權;在11月完工驗收後,學校也設計遊戲安全課程,邀請學務處及體育老師,進行教學體驗與練習,讓學生熟悉遊戲場的使用規定與安全注意事項,以維護學生遊戲安全。 以老松國小校徽松果造型設計的「青松樂園」主體遊戲區,鋪以柔軟的草皮,有多種攀爬網、欄杆、木梯,可以讓孩子安全地攀爬、抓握,提供學生不同難易度的探索、冒險及挑戰,前來試玩的學生即在遊玩過程中自然地相互扶持、鼓勵。主平台下方設有聽聲管、穿越洞及遊戲盤。多元的遊戲體驗之餘,行動不方便的學生亦能在遊戲中發展友善人際互動,營造實質共融的遊戲場。 另一座造型鞦韆,也深受學生的喜愛,單人鞦韆2座及鳥巢鞦韆1座,提供一般小朋友、年幼及特教的孩子們都可以盡情體驗擺盪的刺激感;而地面安全識別區部分,也特別運用不同顏色區分遊戲場域,提醒學生注意使用安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表示,共融式遊戲場強調包容不同身心狀況與需求的設計,打造「Play for All」即所有人均能平等參與的遊戲場,未來以各行政區均有校園共融式遊戲場為優先目標持續推動,期盼營造更幸福的臺北校園。
化身小小考古學家,尋找埋葬在此的 恐龍化石,並藉由挖掘及團隊合作發 現砂推中的小小驚喜。
挖土機、沙桌、滑梯、攀爬網及攀爬抓點、考古恐龍化石
以海洋生物為載具造型的音樂馬車上方 有多樣臺灣海域隻海洋生物彩繪圖案, 以增加小朋友的教育。
無障礙座艙